来源:先进细胞智造系统研发平台
承载单位:深圳赛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2-06-24
面向未来的生物经济时代,才刚刚开始
刘沐芸博士访谈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意义重大,对中国创新也意义重大,要深刻理解此举的用意。
第一、关键共性的产业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比如算力设施、数据储存和处理设施等。对这些设施要在机制上开放共享,并与国际已有的设施和数据建立数据交互和互为备份。而不能继续目前的状态,无论是哪个层级资助项目获得的数据统统都上传至国际数据库,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留存的数据库。对等方能互惠,最终实现在新经济形态下的关键核心领域的数据库的自主可控,以预防可能的基于生物数据而来的生物垄断、或基于我国科研资助、通过研究我国居民而获得的数据、产生的新数据集积累而成的生物数据库,反过来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生物创新进行“管制”,甚至“卡脖子”。
第二、重点部署下游应用服务的同时,同等关注上游的基础性技术和工具,对生物产业中的基础技术和信息产业基础性技术结合后产生的新组合技术和工具的主动部署。对于关键核心的上游基础性技术、工具和组合创新技术的发展路线,是时候要从过去的“拿来主义”转向“自主可控”了。可以分阶段,对部分领域比如当前我国的生物数据采集实现对等交换、相互授权,然后逐步走向某些“专精特新”领域的独步天下,为下游的服务应用提供源头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关注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创新,确定发力点,以新型举国体制的组织形式主动部署重点领域的“链接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和服务商品推广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国家实验室研究成果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转化量产,提高基础研究的转化效率,做到上游国家实验室、中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下游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
如何从源头上破解细胞治疗产品“断供”“卡脖子”困局?
毋庸质疑,是发祥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高通量测序工具、方法和数据库的支持。先进的高通量测序工具为我们提供手段,检测样本多了,积累的数据库能在实践中为工具的优化、迭代提供正向反馈,从而进一步推动工具的快速、特异和灵敏。
以细胞治疗为例,2021 年 6 月以来,我国相继批复了2个“Lisence-in”的进口产品,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显示出我国的研究实力或制造实力,反而体现的是宏观刺激政策下一些大公司在中国获得低成本资金的能力。这是典型的重复过去汽车行业的“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均是以中国低成本的资金获得美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在中国建厂报批。